師兄安 :
文字,語言乃至一切法,所有理意,都不能幫助修行。甚至 ! 可能阻障修行。雖然 ! 我們都由經,法,意入手。實際卻正如師兄所述 - - 在道場 - - - 。在佛版 - - - 等等的所有現象。一個真正參與過教團運行的修者都明白,就是道場中都不免存在著是非。因為同是眾生,因為同具的心。
修行 - - 不是別人家的事,是自家等事。[時時內觀] - - 還是離不開世間眾生,眾生閒生諸等事。因為 ! 失去這般等等,就無從顯生自心一切諸有。外邊一切,是人家事,自心一切就歸自家管事。於是乎 ! 人家家裡吵架,是否也翻了自家清淨 ? 或是 ! 自家起鬨,也怪人家晦氣 ? 凡人即是這般如此。內觀 - - 就是觀著這些自家風光。
道場的善,何若自心的善? 他人的惡,堪比自心的惡 ? 眾生 ! 一輩子生活在他人的陰影中,可曾自知,自明 - - 自心的光芒 ? 就像 - - 日光自顯,月光卻是他生。自顯生的光常照,恆現。仰靠他生的就圓缺無定。所以 ! 眾生常變,無定的生心。
後學近來發現 ! 身邊常跟著些寄生蟲。或者惱人,若是哪天,後學能夠更明白些什麼,或領悟的些什麼,這些就不再是寄生蟲,而是諸佛菩薩現前。一切 - - 不正是從自心成造,應現? 這世界! 又何嘗不是自心世界。自心現界。

2015-06-20 00:11:36 補充:
師兄安 :

文章標籤

jessedfpr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古至今二千五百年來,大多數的禪修者都在四禪八定中下功夫,鮮少有人能真正實踐佛陀「獨一靜處、專精禪思」的教法,【正思惟禪修中心】整理《阿含經》中,與止觀禪修有關的經文,在修道次第上以「內正思惟」為主,與傳統修世間定的教法截然不同。
本中心所開設的﹝阿含心要﹞,完全不同於南北傳對《尼柯耶》與《阿含》的理解,而是以八正道「慧→戒→定」的修道次第修學,這裏的「正定」是透過慧學「獨一靜處、專精禪思」而得,以此教法貫通《阿含》深義,是本課程與眾不同的精髄所在。
若說﹝阿含心要﹞是解門,那麼﹝阿含止觀禪﹞則是行門,而解行是並重、相輔相成的,在《阿含經》中,止是安那般那,觀是毘婆奢那,禪則是禪那、也就是「正思惟」,目前佛教界大多只教導止觀,沒有人教導如何「禪思」,本中心開設﹝阿含止觀禪﹞,教導學人如何「獨一靜處、專精禪思」,回歸佛陀真實的教法。
預計104年9月開課,詳見﹝阿含止觀禪﹞網站http://www.agama-zen.com.tw,聯絡人:張濬紘0905066490,地點:高雄市鼓山區美術東六街258號2樓,課表如下:
正思惟禪修中心
課程名稱時段
阿含心要A每週日14:00〜16:00
阿含心要B每週三19:00〜21:00

文章標籤

jessedfpr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四念處是非常好的修行方法,隨喜讚嘆!
【知識分享】禪修時我們該如何覺知這些東西呢?要用覺性好好地覺知它、感覺它。比如,當提起手時,感覺到它,這就是禪相;當念頭生起時,知道並看見它,這就叫禪相(不是指禪修時出現的相,而是指當下覺知的相——真是妙解)。

所以,我們必須看見自己身心內在的法,而 不是去看見外在的佛像或什麼影像,禪修不是這樣的,佛陀老早以前就死了(怎麼見呢)!就算那是對的,那請問哪個才是佛陀呢(現在看到的這個還是以前死去的 那個)?又,什麼才是真正佛陀呢!?佛陀是指清淨、光明、寂靜安祥的心靈質地。清淨是指沒有染污的平常心;光明是指知道和看見心中的感覺與念頭;寂靜安祥是心中沒有貪瞋癡的念頭。貪瞋癡的念頭就是「苦」!因而佛陀只教導「苦」的生起、「苦」的原因及「苦」的止滅。所以所謂禪修與見法,是要看見我們自己的念 頭,而不是看到光、色彩、或鬼神。

帶有覺知與智慧的寂靜安祥。這種因為沒有貪瞋癡,所以他們能知道和看見自己的心,並且能覺知到身、語、意的行為。
總的說來:涅槃是煩惱的止滅,是平常心。一個有這樣平常心的人,當念頭一起來,叭!一聲!立刻就被抓到了。但一個失去平常心的人,可能想了一百或一千件事情,卻都還看不到自己的念頭。
所以,在修習正法時,要覺知心中生起的念頭。只要一有念頭,叭的一聲!就看到它!像貓捉老鼠那樣。祝大家皆能清楚覺知

文章標籤

jessedfpr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